随着非洲猪瘟的蔓延,家禽将成为世界上消耗最多的肉类蛋白质
国际家禽理事会(IPC)上周在洛杉矶新奥尔良举行的第一学期会议上评估了全球蛋白质前景,一个经济现实引起了关注:2019年世界猪肉总产量将下降,家禽有望从猪肉手中夺得世界上消耗最多的肉类蛋白质的桂冠。
在三大洲15个国家的猪群中,非洲猪瘟(ASF)导致了肉类蛋白质的剧变。2019年的产量损失预计将达到世界猪肉供应的14%,但可能会继续上升。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高级蛋白质分析师克里斯汀•麦克拉肯(Christine McCracken)对IPC成员表示:“中国因非洲猪瘟而损失的生猪将引发全球蛋白质市场的巨大冲击,而家禽是最有可能获胜的肉类蛋白质。”
非洲猪瘟的爆发主要破坏了东半球的猪肉生产,但影响最大的是中国,那里饲养了全球近一半的生猪。那里的畜群正遭受一种疾病的严重打击,这种疾病会导致100%的感染牲畜死亡,而且目前还没有针对这种疾病的疫苗。
这种疾病几年来一直在俄罗斯和东欧流行,2018年8月在中国发现,目前正蔓延到东南亚和越南(世界第五大猪肉生产国)。在欧盟爆发的小规模疫情威胁到那里的出口。
麦克拉肯说:“中国98%的猪肉都产自中国,因此到今年年底,中国猪肉供应量预计将下降30%,这将导致2019年全球蛋白质供应总量下降。”
据McCracken说,世界将无法填补肉类蛋白质的供应缺口。“预计所有蛋白质(牛肉、家禽和海鲜)的进口近期影响有限。所有蛋白质的价格都会上涨,”她说。
非洲猪瘟的消失将使中国肉类蛋白质短缺10%,但中国可能能够增加鸡蛋、牛肉、海鲜和家禽等其他蛋白质的国内产量。“家禽进口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她说。
国际猪瘟委员会主席、美国人吉姆·萨姆纳(Jim Sumner)对此表示赞同,他说:“非洲猪瘟正在摧毁中国领先的肉类蛋白产业,鸡肉是合乎逻辑的替代选择。”
他指出了世界家禽生产商面临的机遇,并指出中国的其他动物疾病,如口蹄疫和高致病性流感,可能会使中国猪肉和家禽生产商的处境进一步复杂化。
猪肉需求破坏
在IPC成员听取意见时,McCracken提到了家禽市场份额持续增加的潜在历史性机遇。“猪肉需求的破坏是一个潜在的结果,”她解释道。
与会的经济学家一致认为,2019年全球家禽消费量将超过猪肉消费量。McCracken认为她对中国产量下降30%和全球产量下降14%的预测是“保守的”,并表示降幅可能会更大。
她说:“2019年,家禽消费确实将超过猪肉,而猪肉不太可能恢复其领先地位。”
McCracken预测,到2020年,世界猪肉产量将进一步下降约3%,因为届时亚洲将失去更多的猪肉,而其他地区的扩张也没有到位。
“2021年将开始企稳,2022-2027年将出现1% - 2%的温和反弹。环境和屠宰的限制可能会限制扩张的规模和速度,”她总结道。
保罗·阿霍博士预测2019年全球猪肉产量将下降15%。
他说:“未来四年,猪肉将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然后继续以更温和的平均每年2%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家禽价格在未来三年将每年上涨3%(部分原因是猪肉短缺),之后将降至平均每年2%的涨幅。”
“今年,家禽的产量将超过猪肉,据我估计,它永远不会让位,”阿霍说。
Sumner总结道:“中国因非洲猪瘟失去了30%的家禽群,而它的供应占全球的50%,毫无疑问,家禽现在是全球肉类蛋白质之王。”
新兴的机会
IPC成员关注着全球新出现的机会以及消费者和贸易问题,他们继续努力达成共识,积极应对食品安全和抗菌素耐药性、可持续性和环境以及动物健康和福利等问题。
加拿大的Robin Horel是通信和营销工作组的执行发起人,他说IPC在消费者和其他问题上处于领先地位,包括努力制定明确的职位、抱负和方向,使行业在全球范围内保持一致。
他说:“IPC通过关注竞赛前问题,在这些问题上处于领先地位,我们可以在这些问题上分享最佳实践,并通过参与和沟通产生直接影响。”
消除全球贸易壁垒是IPC的另一个目标。萨姆纳说:“我们成功的最终证据将是贸易壁垒的减少和食品供应的安全。”
2019年第一学期的会议是一个里程碑,因为吉姆·萨姆纳(Jim Sumner)辞去了自2005年IPC成立以来一直担任的主席一职。他将继续担任美国禽蛋出口委员会主席。
加拿大家禽和鸡蛋加工商理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Horel当选为IPC主席。巴西动物蛋白质协会首席执行官里卡多·乔昂·桑廷再次当选副主席。萨姆纳被选为司库。
IPC由主要家禽生产国于2005年成立,目的是确定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并制定政策,以全面改善全球禽业。该组织目前有29个国家成员和56个准成员,代表着超过88%的世界家禽生产和95%的家禽贸易。